内蒙古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11-05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区域定位。建校伊始,就确立了内蒙古大学要教学科研并重,注重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注重基础学科研究,注重办学质量,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力争在全国达到一定高度与水平,成为自治区最高学府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繁荣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的“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院校,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

建校55年来,内蒙古大学遵循“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建校以来,培养各类人才9万余人,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知名科学家、教育家、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各行业的骨干力量,有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祖国昌盛与民族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内蒙古大学由校本部、艺术学院(副厅级)、交通学院(副厅级)、鄂尔多斯学院和满洲里学院构成,其中校本部以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为主,艺术学院以本科培养为主,交通学院以本科和高职(专科)培养为主,鄂尔多斯学院和满洲里学院以本科培养为主。

长期以来,内蒙古大学致力于建设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优质服务,给予优质培养,不断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的优质品牌。2011年,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在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深入开展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以及巩固和加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等各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有力地推进和保障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抓住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机遇,秉承“双重任务”的办学基本方针,立足北部边疆,服务内蒙,面向全国,以推进知识创新、服务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进步为己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将统一要求与个性培养有机结合,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立了“基础扎实、口径较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二)专业设置情况

我校紧密围绕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内涵发展为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扩大原有建设成果,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应用性交叉学科专业,扶持新专业适当调控供过于求的专业发展规模,强化以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特色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为重点的专业建设,调动学院积极性,提高学院专业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品质,使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更加鲜明。截止到2011年,我校共有本科专业70个(见表1),双学士学位专业13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自治区品牌专业39个,校级品牌专业4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

表1                              2011年内蒙古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序号

学科

专业名称

专业数

所占比例

1

哲学

哲学

1

1.43%

2

经济学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3

4.29%

3

法学

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

4

5.71%

4

文学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蒙古语言文学、英语、日语、俄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绘画、雕塑、美术学、动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表演

20

28.57%

5

历史学

历史学、民族学

2

2.86%

6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

12

17.14%

7

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15

21.43%

8

管理学

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科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

13

18.57%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2011年,我校共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49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10名,硕士研究生4053名,本科生18475名,专科生2710名,预科生219名,留学生626名,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9.7%。校本部有本科生10142名,博士研究生410名,硕士研究生4053名,专科生264名,预科生219名,留学生623名,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4.6%。艺术学院有本科生3699名;交通学院有本科生917名,专科生2446名,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27.3%;鄂尔多斯学院有本科生1863名;满洲里学院有本科生1854名。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我校生源质量在稳定的基础上逐年有所提高,生源结构合理。2011年,我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录取本科生4588人,其中区外招生984人,区内招生3604人,区外生源占20%左右;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35%左右,中学阶段用蒙古语授课学生生源占20%左右。校本部录取的2733本科生中,自治区内普通文科平均分超出重点线18分,普通理科平均分超出重点线32分,蒙授文科平均分超出重点线54分,蒙授理科平均分超出重点线108分。第一志愿录取率92.7%,区外各省、市、自治区均在重点线以上足额完成录取。新生报到率接近100%。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 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

计划经济时代,在全国支援下,以北京大学为主,一批批高水平师资从全国派往内蒙古大学,为学校高水准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证。新世纪以来,伴随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211工程”建设的支持下,学校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造就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海内外人才吸引力、聚集力明显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开创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我校校本部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由2006年的16.6%提高到2011年的43.8%,近年来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最终毕业院校非本校的占58.2%,学缘结构明显改善。实现了师资队伍由硕士为主型 向 博士为主型的转变、教师队伍补 充以 博士为基本条件、优势特色学科以具备海外知名大学或国内“985工程”院校博士为基本条件的历史性转变,某些学科出现近百名博士应聘者中精选几名的良好态势。

截止到2011年,我校引进学科带头人3名、学科骨干22名,22位教授成长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负责人、“973计划”项目协调人、“973计划”课题负责人、“863计划”课题负责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等,3人入选内蒙古杰出科技引进人才,23位入选“草原英才”工程人选。聘请了五位院士为我校首批特聘院士(同时被自治区政府聘请为科教顾问,并列入自治区“333人才工程”的高端人才),聘请了一批海外 终身 教授每年定期到校工作。另聘请名誉教授8名(总数22名)、客座教授178名(总数321名)。

2011年,我校共有教学科研人员1732人,其中专任教师1658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为716人(教授280人,副教授436人),占其总数的43.2%(校本部为54.5%);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1129人,占68.1%(校本部为82.4%,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43.8%)。在校本部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3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奖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1个。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获内蒙古杰出人才奖5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科技引进人才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8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10人、二层次2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23人。

2. 生师比

2011年,我校专任教师为1658人,外聘教师为333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824.5人,折合在校生总数为30570.2人,生师比为16.8:1。

3. 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我校一贯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并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制度,作为对教授、副教授职务的基本要求。2002年制定的《内蒙古大学关于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规定,教授、副教授必须主讲本科课程,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服从学校安排讲授本科课程者,不再聘其担 任 教授或副教授职务和教学岗位,达不到岗位职责要求的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教师,不 能聘任 教授、副教授职务。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工作中,将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2011年制定的《内蒙古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应承担的本科教学工作量的具体要求,在各学院岗位聘任、津贴发放过程中,对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工作也做了严格规定。

2011年,我校258名教授中有224名为本科生授课,占86.82%。全年学校共开设课程1765门,其中461门由教授授课,占总开课门数的26.12%;教授平均授课超过100学时。

(二)教学条件

我校实行“211工程”建设以来,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基本办学条件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综合性大学办学标准。2011年,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本科专项教学经费、生均本科实验经费、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分别为2357.9元、469.98万元、54.9元、85.87元,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科研仪器资产值为37258.5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2187.8元(超出合格标准7187.8元);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5150.85万元,占学校总量的比例为16%(超出合格标准6%)。生均图书本部95.6册,全校77.9册,生均年进书量6.1册(超出合格标准2.1册)。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8432台,百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31.8台(超出合格标准21.8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34685个,百生座位数为130.7个(超出合格标准123.7个),充分满足了教学需要,设备利用率100%,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为476966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8平方米(超出合格标准4平方米),较好地满足了我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的需要。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1. 专业结构与布局

我校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科进展的需要,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5号)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转型、人才市场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内蒙古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规划。依托优势、重点学科改造建设基础型专业,大力加强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发展扶持新兴专业和战略性相关产业专业。

2011年,新增市场营销、汽车服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文化产业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开设7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的30个二级专业类,形成了文理并重、理工协同、基础与应用协调发展,与自治区和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门类较为齐全、布局结构比较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综合型本科专业结构体系。

2. 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基地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校依托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增加经费投入,积极构建学校、自治区、国家三级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体系,创建国家和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十一五”期间,学校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各类品牌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截止到2011年,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自治区品牌专业39个,校级品牌专业49个;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文史哲、化学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其中,生物学和数理学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十一五”期间还持续得到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总经费达820万元。

特色品牌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对我校优势专业群的形成、科学研究的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护和加强了基础学科专业,促进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

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贯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基本原则,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按类教学,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注重学科专业交叉与复合;参照教育部制定的指导性专业规范、专业评估和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学校三学期制改革,遵循“科学合理、内容先进、整体优化、特色鲜明、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学生学科专业基础,优化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专业核心和方向课程、学科专业交叉复合课程、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创新学分课程组成的课程结构体系,逐步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专业目标具体、专业特色鲜明、具有时代特征的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方案,有效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建设

我校于1999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本科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实施课程建设主持人制度、重点课程建设工程和建立优秀课程评选机制为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建立课程资源合理配制和开发利用、课程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课程,并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省部级以上的优秀(示范)课程,推动我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2001年组织实施了“本科课程建设315计划”,确定了402门本科主干基础课,形成了本科主干基础课课程体系;结合学校人事分配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改革,设立主干基础课建设主持人岗位,建立主干基础课建设主持人制度;投入13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139门主干基础课程,评选出首批31门校级优秀课程。在实施“本科课程建设315计划”基础上,继续加大课程建设力度,狠抓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出台了《关于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的意见》,投入200多万元,资助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截至2011年,我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7门,自治区优质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19门,已经建成了校、自治区、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精品课程已经成为重要的优质公共学习资源,2006年,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将我校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精品课程的教案、教材、授课视频、习题等多种教学电子资源面向本科生开放。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学生可自主学习,完成作业,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师生之间也可答疑解惑。2011年,我校共开设课程1765门,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29门,专业必修课928门,通识教育选修课42门,专业选修课766门。按课程门数计算,必修课占54.22%,选修课占45.78%;按学分计算,必修课占70%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理论课教学共开设课堂3753个,选课人数全部达到15人以上的要求。其中小于30人课堂376个,占总课堂数的10%,31—80人的课堂2783个,占总课堂数的74%,81—120人的课堂401个,占总课堂数的11%,大于120人的课堂202个,占总课堂数的5%。其中,大于120人的课堂全部为通识教育必修、选修课,公共外语课堂全部在80人以下,英、日、俄等外语专业的专业课课堂全部在40人以下。

(三)教材建设

我校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始终重视优秀教材的使用,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我校明确要求,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国家级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并利用“513人才计划”经费、学校出版基金等经费开展教材建设。

截至2011年,我校有11部教材被列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其中已出版8部;41部蒙古文教材选题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选题项目,目前已编写出版蒙古文教材10余部,被全国八省区20余所民族高校选用。共有32部教材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教育部一等奖6部,二等奖5部,三等奖4部;自治区一等奖3部,二等奖9部,三等奖5部。2011年,《现代蒙古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

(四)实践教学

1. 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我校历来重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中,本着“保证基础,体现先进,加强实践,着眼创新”的原则,大力推动、稳步实施实践教学改革,注意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提高、设计创新三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设立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管理办公室,出台了《内蒙古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内蒙古大学实验教学工作条例》、《内蒙古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内蒙古大学实习教学管理条例》、《内蒙古大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按照多层次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完善了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将实验课程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强化实验教学。2005年起,学校设立实验教学专项经费,至2011年已投入420万元,为我校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2011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和实验管理人员共有222人,其中专任人员143人,兼任人员79人;专任人员中高级职称70人,中级职称61人,其他12人。所有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4人,比例为24.3%。我校现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有国家级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生物学“国家级野外综合实习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5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7个。校内有本科教学实验室48个,其中理工科实验室44个,文科实验室4个,实验室面积共计 14684平方米 ,开设实验项目960项/年,涵盖学校数学类、物理类、化学化工类、生命科学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交通运输类、文学新闻类、经济学类等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258.53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84台件,生均设备值12187.8元。

2. 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我校历来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1995年,学校出台了《内蒙古大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各院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了实施细则。2003年,学校又制定了《内蒙古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条例》和《内蒙古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撰写、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领导、指导教师责任和检查评估等作了具体规定。 我校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选题广泛,覆盖面宽,难易适中,反映了本科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或设计课题,并围绕课题查找、搜集文献资料,了解把握研究现状,设计研究技术路线,形成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数据,按照学校的规范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2011年,我校共有3398名本科生进行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其中3396名学生通过答辩,2名学生未通过答辩,49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被评为优秀等级,其中85篇优秀论文收入《内蒙古大学2011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编》。

3. 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我校于2003年起实施了“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计划,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对“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项目和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项目予以立项支持。2008年,我校被批准为自治区唯一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十一五”期间,生命科学学院的“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蒙古学学院的“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项目为纽带、科研平台为依托、经费资助为支撑、制度机制为保障,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学校和国家两级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011年,我校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基础上,获得了“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格。制定了《内蒙古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全面修订了《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继续实施项目导师制、科研实验室开放制、创新学分制,将学生的项目及其成果转化成为创新学分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并在推免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等方面将项目及其成果所获得的学分加权计入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名。这些制度和措施为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经费、条件、时间、空间及激励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保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掘了学生的学术发展潜质。

我校自实施校级和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实验计划”以来,共批准立项资助校级科研创新训练项目966项,经费181.54万元,参与学生总人数达3420人;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3项,经费370.47万元,参与项目本科生总数达417人。其中,2011年度批准4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研究,其中创新训练项目40个,创业训练项目1个,投入研究经费90.77万元,参与学生143人,占2009级学生总数的5.48%。批准197个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研究,投入经费39.71万元,参与学生712人,占2009级本科生总数的27.29%。

2008年至2011年末,本科生共参与发表论文344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ISTP检索收录30篇,CSCD收录47篇;参与出版著作2部;参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取得的创新成果在国际、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重要赛事中获得奖励290项,其中国际二等奖7项,国家级奖56项。国家级奖项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 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7项、优秀奖2项。6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分别入选第二、三、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其中,吴松阳等同学完成的“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利的维护——以劳动报酬问题为例”论文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优秀论文。有326名项目主持人和成员被免试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219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及中国科学院录取。

(五)教学改革

1. 试行弹性学分制

我校于2010年11月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学分制改革试点院校,成立了内蒙古大学“学分制改革领导小组”,起草了弹性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由我校为主承担的“关于我区高校实施弹性学分制的调查研究”自治区教改重大项目通过了自治区教科所的验收,并被评为示范性项目。现在正在分步实行按学分收费、改革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体系、再次修订教学计划等项工作。

2. 教学体制机制改革

    我校结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教务处调整了内设机构,增设了基地建设与教学评估办公室、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管理办公室;学院成立了教务科研管理办公室,加强了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探索实施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制度,调整整合了实验教学资源;加大学籍管理改革力度,建立并积极实施新的学籍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学期制改革,建立了两长一短的春、夏、秋季三学期制度。

3. 构建三级“质量工程”体系

    我校制定了《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加强“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建设,形成激励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长效机制。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质量工程”的全面实施,内蒙古大学大学以校级项目作为实施的主要载体,构建了由“学校-自治区-国家”三级组成的质量工程建设体系,扎实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经过“十一五”的持续建设,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坚持院系把关、依靠专家、公平公开的评审流程和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和过程监控相结合,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规范,确保了校级质量工程的实施成效。

    截止2011年,我校共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6项,批准经费共计591万元;获得自治区“质量工程”项目109项,列自治区高校首位,项目批准经费共计110万元。2003年以来批准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21项,教改项目89项,共投入经费692.64万元。其中,2011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共申报91项,经过专家分组评审,41项获准立项。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具体措施

    我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通过“211工程”建设和学科建设,调整了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教学基本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对本科教学的经费投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始终重视对本科教学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了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巩固和加强了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2007年以来,三次召开全校性的年度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总结、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成绩、问题及对策,制定了《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措施,为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

1.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和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教师学历提高支持计划”和“聘请校外专家计划”。

2. 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数理学、生命科学与技术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文史哲、化学2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基础学科科研和教学人才,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并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在国内率先创办了蒙古语言文学文理综合班。加强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经济、法律、管理、新闻、社会学、政治学、电子、交通等学科紧密结合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为自治区相关行业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加强少数民族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继续加强9个蒙语授课专业改革与建设,不断完善文理民族预科班1+4培养模式,招收汉语基础较好的中学阶段蒙语授课考生直接进入汉授班进行本科专业学习,使少数民族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加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开设了13个双学士学位班。加强国内外联合办学培养人才,继续选派优秀本科生去北京大学学习,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在蒙古国、俄罗斯等国际毗邻地区的影响。

3. 及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校2008年对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大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改革,加强实践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春、夏、秋季三学期制,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基金,推动本科生较早参加科研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日常监控运行情况

    适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我校进一步完善了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体制,稳步推进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改革,赋予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时间的自主权。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招生、注册、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管理、选课与调课、实验室管理、实验实习、考试与成绩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毕业资格审定和学位授予、教学档案管理等教学各主要环节的操作规范,保障了日常教学管理有序、良性运行。改革传统的教务管理手段和管理流程,积极推动教务管理信息化,实现了招生、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定、教学评估等环节的网络化管理。

    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责任人制度、教学委员会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干部教师听课制度、专业和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部分课程教师挂牌授课制度、教师业绩年终考核制度,并结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教学评估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津贴挂钩,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与学院经费、院长津贴挂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和促进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2011年,学校严格执行上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所确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教学督导室进行了换届,修订了教学督导条例,实现了全校本科教学秩序良好运行,完成了年度本科各项教学任务,确保了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2010年《中国新闻周刊》选择110所“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和部分专业性高校,向本科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对母校关于“生活满意度”、“学习教育满意度”、“就业收入满意度”、“大学消费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中,内蒙古大学总分列“2010年度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第6名。2011年,学校采取问卷、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学习教育满意度达90%以上。

(二)本科生毕业情况和学位授予情况

    2011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3247名,根据《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关于本科毕业生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的规定,学校学位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毕业3164名,毕业率为97.4%,授予学士学位3077名,学位授予率为97.2%。

(三)攻读研究生情况

    2011年,学校4个国家级和2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班平均升研率达70%以上,其它基础学科专业和综合班平均升研率为35%以上,其中80%的学生被“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全校各专业平均升研率不含蒙授为23.9%,含蒙授为21.8%。

(四)就业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就业工作,成立了由学校、学院“一把手”牵头的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院两级领导,院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明确了校院两级学生就业工作的职责。截止2011年,学校先后制定了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科建设指标体系,对学院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和表彰,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做好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提高就业工作人员就业指导工作能力,逐步形成了具有内蒙古大学特色的“四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四赛一会”的校园就业文化活动体系,使我校本科生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1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3164名。截至当年9月1日,全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7.79%,其中签约就业率(含升学)为73.89%。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上分析,企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11年,在各类企业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不含升学)的62.68%;流向行政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降,这与行政事业单位考录政策的变化有直接关系;由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学校共有325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性质为灵活就业,占全校437名灵活就业毕业生的74.37%。

表2                              2011届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及授予学位情况

学院

人数

毕业人数

毕业比例

授学位数

授学位比例

蒙古学学院

223

214

96.0%

205

95.3%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104

104

100%

97

93.3%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99

99

100%

98

99.0%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142

141

99.3%

140

99.3%

哲学学院

27

27

100%

24

88.9%

经济管理学院

226

217

96.0%

215

99.1%

法学院

113

109

96.5%

108

99.1%

外国语学院

220

217

98.6%

216

99.5%

公共管理学院

154

150

97.4%

150

100%

数学科学学院

113

108

95.6%

107

99.1%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12

103

92.0%

103

100%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78

173

97.2%

172

99.4%

化学化工学院

231

228

98.7%

225

98.7%

生命科学学院

155

148

95.5%

146

98.6%

环境与资源学院

38

38

100%

38

100%

计算机学院

113

106

93.8%

104

98.1%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100

98

98.0%

97

99.0%

交通学院

167

165

98.8%

159

96.4%

艺术学院

732

719

98.2%

673

93.6%

合计

3247

3164

97.4%

3077

97.2%

(五)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2011年,学校对招聘我校本科毕业生超过3人的近百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满意度网上调查,91.6%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本科毕业生的总体表现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

(六)毕业生成长典型案例

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韦宏

    韦宏,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新闻学专业2007级本科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2009年赴北京大学学习交流。曾任“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课题组”撰稿人,是参与此项课题的唯一本科生;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1项成果获自治区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该生在校期间注重全面发展,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色,2009年获得全国演讲比赛冠军;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担任“内蒙古志愿者出征仪式”旗手;2010年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任内蒙古志愿者工作组一组组长;同年参加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担任会议秘书,获得大会“优秀志愿者”称号;2011年参加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等多项重大活动,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现被保送至武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2.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苏柏玉

    苏柏玉,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系2007级本科生。在校期间,主持学校本科生创新基金“明清时期建筑遗迹地理格局分析”,项目成果《试析元上都遗址申遗》发表于省级期刊。2008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党委政法委进行大学生干部挂职锻炼,2009年暑期在扎兰屯市第五中学任历史课实习教师。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1年以满学分绩被推免至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在读期间先后参与了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1911-2011)”(批准号11&ZD109)、201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及 史学史 博士点专业主文献编修,主持并独立完成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985项目“布特哈旗建置沿革考述”。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工作部2011-2012年度考评中,荣获“优秀表现奖”、“优秀学生兼职辅导员”、“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连续在2011-2012、2012-2013学年度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3. 公共管理学院吴松阳

    吴松阳,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2008-2009学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和求是奖学金,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09-2010学年获得聚翔煤业三等奖学金。在校期间,该生已经展露出一定的学术研究品质,共主持、参与各类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2008年11月至2011年5月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呼和浩特市农民工维权的途径及阻碍因素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81012621,项目经费:33000),项目组于2009年10月应邀参加由教育部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代表内蒙古大学作了题为《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劳动报酬问题探究》的交流发言,该文章被收录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论文集》一书,该项目于2011年被内蒙古大学评为优秀项目。课题出版专著《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维权问题研究》。现被保送至内蒙古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4.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杨丽霞

    杨丽霞,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级数理学基地班学生。在校期间,获得2007-2008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08-2009学年乌兰夫奖学金,2009-2010学年光华奖学金,2009-2010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好学生,2010年获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参与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复杂网络建模及其在病毒传播中的应用”(项目编号:081012615,项目经费:33000元)的申请与研究,并于2010年5月结题。现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直读博士。

六、特色发展

(一)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双重任务”的核心是“质量”与“特色”。新时期,学校确立了把内蒙古大学建设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始终以发展高质量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为己任,密切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创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心胸开阔、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具备现代科技文化素质、传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带动民族现代化的高素质创新型少数民族人才,为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55年来,学校始终把民族高等教育放在优先重点发展的位置。“211工程”建设以来,学校将蒙古学学科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加强建设。学校1997年召开了全校民族教育座谈会,1999年召开了全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2002年颁布了《内蒙古大学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意见》,确定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制定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内蒙古大学民族高等教育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预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种办学层次,汉语授课、民族预科和蒙语授课三种模式并举,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共同承担培养蒙古族高层次优秀人才,立足内蒙古,在蒙古族聚居八省区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1. 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规模保持恰当比例

    建校至今,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学生总数的1/3左右,中学阶段用蒙古语授课生源比例保持在20%左右。2011年,我校招收本科生4588人,其中少数民族1618人,占本科招生总数35.27%,蒙语授课生845人,占本科招生总数18.42%。生源质量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2011年,蒙授文科录取平均分超重点线54分,蒙授理科录取平均分超重点线108分。

2. 建设高素质民族高等教育师资队伍

    2011年,我校有少数民族教学科研人员641人,其中有专任教师50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为254人(教授115人,副教授139人),占50.50%;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350人,占69.58%。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奖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获内蒙古杰出人才奖2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科技引进人才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2人、二层次5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7人。

3. 加强蒙语授课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蒙古语言文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历史学、民族学等蒙语授课本科专业7个;法学、日语、社会工作等双语授课专业3个;文、理科民族预科班4个。学校艺术学院有招收蒙语授课生的专业方向15个。这些专业分别依托我校现有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等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充分体现了我校民族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优势。     截止到2011年,我校有“蒙古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蒙古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蒙古语言文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蒙古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法学、日语专业5个自治区品牌专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51项。

4. 优化蒙语课程建设,强化三语教学

    截止2011年,我校有《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蒙古舞》2门国家级精品课;《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蒙古族古代文学史》、《中古蒙古语》、《文学概论》、《现代蒙古语》、《蒙古舞》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有41部蒙古文教材选题列入国家和自治区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选题项目,共编写蒙古文教材10余部,推进了我校蒙语授课教学,被全国八省区20余所民族高校选用。《现代蒙古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

我校坚持在蒙语授课专业和民族预科班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文文选”、“应用写作”等汉语系列课程,在蒙语授课专业、双语授课专业和民族预科班开设《大学蒙古语文》课程,在双语授课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有效推进了双语教育,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蒙语和汉语水平。学校始终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教学,做到了外语零起点的蒙语授课生公共外语教学三年不断线,并通过严格的考核要求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了蒙语授课生外语水平。

5. 探索适应蒙语授课学生的民族预科教育模式

    我校从1980年开办民族预科教育。为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语人才需求,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逐步加大民族预科生的招生力度。预科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强化了外语和汉语教学,为进入汉语授课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业后进入学校各汉语授课专业学习,使学校所有专业成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考生和家长的认可。经过30多年的建设,民族预科教育模式日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民族预科已成为我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学生的首选专业,不仅在全区起到龙头作用,而且办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也居于全国高校领先地位。2010年我校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民族预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创新预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获自治区第五届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1年,蒙语授课专业学生就业率为79.44%,双语授课专业学生为67.74%,本科专业民族预科生为86.74%。蒙语授课专业学生升研率为18.15%,双语授课专业学生为9.67%,本科专业民族预科生为21.55%。《蒙古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突出地区特色,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实施精细化、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建校伊始,学校就明确“作为综合大学,首先要把教学和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面向自治区实际”,“内蒙古大学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办学质量,不必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要形成良好学风校风,力争在全国达到一定高度与水平,成为自治区最高学府”。 新时期,学校提出“建设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优质服务,给予优质培养,不断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的优质品牌”的本科教学要求。55年来,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相互结合促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实施精细化、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草地生态学和农牧业生物技术重点学科群是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之一,为国家和自治区草原生态建设和农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着内蒙古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区域地位。学校积极依托重点学科群优势,努力提升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学等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截止到2011年,先后建立了“国家生物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化学》和《普通生态学》两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普通生态学》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子生物学》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出版教材12部、教学参考书8部,其中《生态学》为面向21世纪教材,《生态学实验及实习》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普通生态学》、《生物统计学》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材一等奖、二等奖,《生物化学》(蒙文版)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承担教育部“生态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态与环境生物学的创建与发展”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55年来,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他们中的一批已经成为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等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骨干,旭日干院士就是该学科培养的优秀人才中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一批批内蒙古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生成为相关领域的带头人、骨干和中坚,活跃在国内外相关科技教育领域。2011年,相关专业本科生参与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院级科研训练项目研究工作的学生占全院学生总数的80%以上,相关本科专业平均升研率达到48.67%,国家生物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当年考取研究生比例达78.3%。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近年来,伴随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211工程”、“省部共建”支持下,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和学校自身发展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办学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等。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人才吸引力建设力度,以“求贤若渴、惜才如命、三顾茅庐”的精神,广揽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要加大学术领军人才、学术大师培养引进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人才计划,学校创设新的条件,加大学校“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骨干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教学学历提高支持计划”、“聘请校外专家计划”等力度,营造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和快速健康成长的优良制度文化环境。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本科生科研训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建设,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治区财力的增强,以及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 2011年以来学校办学经费有明显改善。需要进一步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加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八、结语

    内蒙古大学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卓有成效地实践了建校初期乌兰夫校长提出的“双重任务”的办学宗旨,注重办学质量与水平,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发挥了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特殊的区域定位,在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中体现龙头和示范作用,为国家和自治区的人才培养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伴随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的形势下,内蒙古大学已经进入以进一步提升质量与水平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

 

 

 

 

 

 

上一条:内蒙古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关闭